(记者王婵 曹文琪 摄影 刘宇杰)广播电视学实习生经验总结大会每年都有新路线,不管是主打准媒体人之间的成绩单博弈,还是职场小鲜肉破土成长的生命赞歌,每年的汇报都生动有趣引人期待。3月9日下午在求知楼B105教室,2012级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的实习总结大会开启了热血路线,31位实习生用“新技能”搞定专业实习难题,迎来了充满活力的春天。
一想二干三成功
来自大四的实习表现优异的八位实习生在总结大会上向大家展示了半年来的实习风采,他们分别是张思琦、穆松、贺佳、王晗、孙桐、邢丹、杨秀君、孔晓玉。许多同学在交流经验时都强调的一个词“主动”。八位同学都有着丰富的实习经历,在各类媒体实习过,通过实习中的真实故事告诫在座的同学:主动做事、主动做人。
实习单位指导老师的编辑记者一直处于新闻实践的最前线,积累了丰富的从业经验、技巧。实习生只有有效地跟指导老师沟通交流,才能学到这些最实用的知识。一线编辑记者的采编任务比较重,没有更多的闲余时间,但实习生可不能“一等二靠三落空”。一般来说,指导老师是愿意跟实习生交流的,重点是实习生要主动,积极思考,并提出一些建设性意见。对于人脉关系不多的实习生来说,认真细致地做好这些繁杂的“小事”,或许可以发现有价值的新闻线索,坚持下去才能赢得写“大稿”的机会。在新闻媒体实习,只有去做人们都不愿去做的事,你才可能有希望获得成功或突破。
磨刀不误砍柴工
2015年8月16日,实习生孙桐出现在江苏昆山电视台“生活360”节目中,他此次以实习编导岗位亮相荧幕。虽然孙彤大四还没毕业,可他潇洒大方,并无任何紧张情绪流露出来,整个主持过程表现可圈可点。实习结束后,昆山市电视台向他伸出了橄榄枝。
我们在讨论孙桐成功时,不应忽视他背后付出的努力。黑龙江省第二届播音主持新人大赛二等奖、黑河学院第三届记者节播音主持大赛一等奖、诸多校园活动主持、新闻栏目主持,一次次经验积累,一次次熬夜备稿,实属不易。这些步入实习岗位之前的努力,往往容易让人忽视,然而却是最值得广大准备实习生学习的地方。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广播电视学专业学生在步入社会之前,需先掌握最基本的专业技能,如采写能力、语言沟通能力。可以想见,如果连普通话基本发音都没有攻克,又如何在电视上露脸而赢得一片叫好声?如果常见的几种新闻文体都无法分清,甚至一篇稿子中满是错别字、语法错误,逻辑结构混乱,又如何获得较为稀缺的“写大稿”的机会?
行百里者半九十
当实习生穆松谈起自己的实习经历,多次动容,泪水浸湿了她的眼眶。她所实习的单位是黑河市广播电视中心新媒体中心,负责微信公众号“亲亲黑河”的编辑发布工作。穆松上路很快,但道路并不平坦,甚至充满荆棘。实习单位人手有限,没有指导老师带领,她就自立自学,很多技能都是在实习中学习,或在下班后自学。微信公众平台运营的特殊性决定了必须在每天晚上12点整发布消息,几个月来,她都是在凌晨入睡。
面对困境,穆松没有任何松懈、麻痹和动摇。她的坚持、执着和责任感获得了单位领导的肯定,赢得更多展示才华的机会。
很多实习生进入媒体单位都是抱着希望来写“大稿”的,现实中却是一个“豆腐块”也难发。现实与设想相差甚远,便产生心理落差,半途放弃。然而,“没有一项工作是轻松的”,往往愈接近成功愈困难,愈要认真对待,“绝知此事要躬行”。

